日本戰後的「小劇場運動」發生於1960、70年代。當時日本社會瀰漫著一股「造反」、「顛覆」的氣氛,除了反美的「安保鬥爭」外,大學生追求校園自主的「學生運動」、「反越戰示威」等社會運動連番展開。導演鈴木忠志、唐十郎、寺山修司、蜷川幸雄,劇作家別役實等人都是那時代嶄露頭角的所謂「戰後第一世代」。
這股「小劇場運動」大多以批判當時成為戲劇主流的「新劇」為出發點,在劇本的敘述結構、對於演員身體性以及表演的概念、導演的美學與方法、甚至劇團組織上,都跟由坪內逍遙、小林內薰建立起來、以寫實主義為主的新劇截然不同。
譬如鈴木忠志、別役實等人在1961年離開學校,成立劇團,1966年得到一家咖啡店老闆的贊助,免費提供二樓的空間十年,團員們於是以半年打工籌措基金搭建排練室和劇場,是為「早稻田小劇場」。根據一名觀劇者高田一郎的描述,從喫茶店後門爬鐵樓梯進二樓,首先看到約七十人的觀眾席,對面一個墊高的舞台,沒有上下舞台之分而緊貼後面牆壁,沒有側台,演員從觀眾席後方打開辦公室兼後台的房間門通過觀眾席中間通道登場。
演員們的生活和排練空間也都聚混在此,然卻在這親密的小空間裡,卻形成「身體性的共同場域」,也使鈴木忠志建立起以「演員的身體性」出發、解構或拼貼文本、享譽國際的劇場美學。
這種「狹小」、「現實性」的「親密」空間,從演員到觀眾都是以學生為主的年輕世代,隨意的空間沒有任何造作,演出共同的體驗和夢想,形成一股共同連帶的感覺。在抗爭的時代氛圍中,年輕世代的「共同感覺」在早稻田小劇場的場域相互確認而擴大,迥異於商業劇場觀眾來自不同階級年齡的不特定多數人。
總而言之,這波戰後日本小劇場,「不只是藝術創作者個人『藝術風格』的轉變,而是在表現形態上對於新劇這個藝術範疇所賴以成立的美學的,以及社會價值的基準所做的一次全盤否定。」
資料來源:《戲劇學刊》7
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林于竝
<鈴木忠志空間思想之分析>(2008)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