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小劇場考古篇四:中國的小劇場

小劇場戲劇運動最早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是西方戲劇反商業化、積極實驗和探索的產物。中國最早介紹西方戲劇小劇場的文章是1919年宋春舫所寫的《小戲院的意義、由來及現狀》。20年代,文明戲的墮落,使中國話劇界開始引入西方小劇場的概念,並由汪優游、田漢等人率先予以嘗試。在南國社時期,田漢、歐陽予倩等人組織"藝術魚龍會",演出了《父歸》、《蘇州夜話》、《潘金蓮》、《名優之死》等小劇場戲劇。

沉寂了半個多世紀之後,中國小劇場運動又漸趨抬頭。1982年,北京人藝上演了小劇場話劇《絕對信號》(高行健、劉會遠編劇,林兆華導演)。它以多層面的人物心理展示,以及濃縮於一節車廂、一個夜晚、五個人物之間的故事,開啟了中國新時期小劇場話劇的先河。在隨後的幾年中,小劇場戲劇的影響悄然滲透於全國各地,導引人們在話劇出現危機、大劇場的演出不甚景氣的情況下,"跳出鏡框式舞台,走向開放式舞台",通過調整觀、演距離,進行小規模的探索和實驗,來實現話劇自身的突破與提高,招引觀眾重新回到劇場。

1989年4月,南京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小劇場戲劇節。 《童叟無欺》、《棺材太大洞太小》、《火神與秋女》、《屋裡的貓頭鷹》等15台戲參加了會演,與會者還開展了學術研討活動。這是在大劇場極度不景氣的前提下,話劇人為堅守陣地、爭取生存而進行的一次實踐總結和理論探索。其意義指向,主要是朝傳統小劇場之先鋒性與實驗性回歸。因此,無論是《火神與秋女》,還是《屋裡的貓頭鷹》,在時空轉換、舞台調動等方面,均顯露了鮮明的探索意味。

90年代以後,小劇場戲劇在京、滬地區發展迅速。1993年11月,北京舉辦了'93中國小劇場戲劇展演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有《留守女士》、《大西洋電話》、《情感操練》、《思凡》等13台戲參演。與會者對小劇場戲劇的藝術特色進行了學術探討。值得注意的是,此間小劇場話劇的演出出現了新的特點:一是"探索高蹈的藝術性的目的,已經讓位於探索現實的社會人生的熱點問題,以及戲劇與觀眾的關係等現實問題";二是"反商業化的特點,已經讓位於順應市場經濟,在競爭中強化戲劇的機制";三是"在藝術形式上大膽實驗的銳氣有減弱的趨勢,而藝術創作方法中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寫實主義傾向"。

1998年10月,上海舉辦了上海國際小劇場戲劇節。有來自國內外的11台小劇場戲劇,如《辦公室秘聞》、《崩潰》、《真棒》、《生存還是毀滅》、《super-per》等登場亮相,小劇場話劇的先鋒性和實驗性的特點,在演出中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彰顯。

資料來源: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副所長宋寶珍
<改革開放以來的話劇-小劇場話劇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