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殼變動或造山運動或冰河期來說,二十年根本連一眨根都談不上。但是對人的一生來說,二十年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你可以想像二十年後的自己嗎?
鍾明德寫《台灣小劇場運動史1980-1989》後,至今沒有再寫第二本。
1990年王墨林說過:「小劇場已死!」但小劇場並沒死,只是變得不一樣,王墨林自己至今孜孜不輟為後來的小劇場寫評論與論述。
社會二元對立的氣氛已轉變,鴻鴻曾在《當代劇場的發現之旅》寫道:「九零年代的台灣小劇場,所有尖銳議題都已被玩光,被『消費』光,劇場的黑盒子比起大太陽下,更無新鮮事。」
80年代誕生的表坊、屏風、果陀、優,都早變成「大劇團」。90年代後,藝文補助機制上路,申請公家補助成為劇團生存常態。因為補助機制的關係,劇團必須組織化,要能寫申請書,要能會計帳目,還要能管理辦公室和經營場地。
大學中戲劇相關科系越來越多,從事劇場工作的「專業」人士增加,不再到處是志同道合便相濡以沫的業餘人士。
做一齣戲成本比從前要昂貴,而觀眾成長遲緩。雜誌社要我尋找下一輪大師的接班人在哪裡?我只想得出「還不錯」的創作者,但面對未來經濟狀態的不穩定,我不確定二十年後他們是否還會留在這一行。
我發覺在《台灣小劇場運動史1980-1989》第十三頁上給台灣小劇場的定義,到今天幾乎都要重來:
一,300座位以下「另一種場地」演出。
→ 台北已有幾座正式而專業的小劇場(雖然增建速度仍極緩慢)。
二,製作預算常在五萬以下。
→ 不可能。絕對要三倍到十倍以上。
三,編、導、演、設計多是沒沒無聞的年輕人。
→ 不見得,君不見連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都到台北來演小劇場?
四,演出很少有成為熱門新聞的機會。
→在台灣,文化藝術永遠無法成為熱門新聞,不獨小劇場。
五,觀眾多為知識份子。
→不一定。至少越來越多以工人、社區民眾、性工作者、身心挑戰者……為對象而創作的小劇場,還有更多追求一般票房的小劇場。
六,整個劇團類似同人組合,很少人受過專業訓練,多係同好結合的非營利劇團。
→在戲劇相關系所增加之後,大部分小劇場工作者都擁有「專業」訓練。
七,它們在藝術上傾向於實驗或前衛劇。
→其實不少迷你型話劇或歌舞劇也自稱小劇場。
八,在政治上傾向於批判、反省甚至「反體制」和「顛覆」。
→在經歷兩次政黨輪替,誰還在鳥政治?
年近三十歲的台灣小劇場是甚麼?有人認為有未來式,有人認為已過去式,還有人說小劇場是「國王的新衣」。於是2009年夏天,我也認真問了自己這個問題。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