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劇場考古篇五:台灣的小劇場

1980年代以後,從蘭陵劇坊和實驗劇展出現的實驗性新形態戲劇,是現在台灣普遍公認的「小劇場運動」。初始延續姚一葦教授<一個實驗劇場的誕生>的定義,被稱為「實驗劇」,1984以後,以大學生為主、以公寓客廳為排練室的小劇團組織:方圓、小塢、筆記……如雨後春筍出現,被學者馬森一律逕呼小劇場,這字眼越來越常出現於報章媒體,慢慢就叫開了。

戲劇學者鍾明德在1999年出版《台灣小劇場運動史1980-1989》,以「小劇場」總稱整個八0年代的台灣現代劇場,並1985年為分界,稱1980 年到1986 年間為「第一代小劇場」--為採取了「折衷主義式」地「拼貼結構」、在傳統(由外省第一代把持的)話劇機構之外創作、並左右逢源於國家資源與票房勝利之間的「實驗劇」。1986 年之後為「第二代小劇場」--為「以劇場的物質性語言取代了以對白為主的話劇語言,以反敘事結構替置了情節、角色,以真實環境取代鏡框式舞台,以及,以『行動代替行動的模仿』」的「前衛劇」。鍾認為第二代小劇場體現一種「抵拒性後現代主義」。

評論家兼策展人王墨林則認為,小劇場運動應該是在解嚴的前夕–1986年開始算起。將陳界仁「奶.精.儀式劇團」發起的《試爆子宮》視為小劇場運動的第一齣行動劇。這齣思考「我的身體究竟是誰的身體?」的行動劇中,演員的身體變形成為爬蟲類般的形象,在高聳的建築物以及站立的人群之間爬行,成為怪異的對比,好似「錯誤的闖入者」。

他認為「身體是一種表演的道具,國家、社會、文化都利用身體這個道具來完成空間裝置」,在資本主義的統治與制約下,我的身體僅是國家的身體,是被物化的工具、物件,這是小劇場運動中,身體做為一種「叛亂」的原因,必須「追求一個從層層制約解放出來的主體性身體,重新回到身體的原點」。

參考資料: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1980-1989》
馬森《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
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